魏守平:感恩“厚积”方能“薄发”
2016年1月8日,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魏守平主持研发的“特大型水轮机控制系统关键技术、成套装备与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让已经退休12年的魏守平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在魏守平的书房里,他向我们展示他的简历:1989年获机械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获中国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获湖北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满满的荣誉展现着他硕果累累的科研生涯,“我也没有刻意安排,只是抓住了机遇,科研、工厂、高校三者相结合的经历让我颇为受益,实现了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人生”。
“厚积薄发”是这位年近八十岁老教授的QQ昵称,也是他对自己人生的总结词,他说:“前16年的经历对我来说是最宝贵的财富,是这些经验的累积成就了今天的我,我很感恩我人生中的每一段经历!”
初遇水轮机:迫于无奈却结缘一生
魏守平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这里不仅是他的家乡,也是见证他科研人生起点和回归最重要的地方。
1957年,魏守平进入华中工学院(现管家婆图库彩图)攻读本科,学习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与现在所研究的水利领域并没有太大关联,当时的他并没有想到接下来几十年的人生会与水轮机产生不解之缘,甚至一辈子都在从事与它相关的研究。
最初接触到水轮机调节的研究并非是他自愿的选择。1962年魏守平本科毕业,他先是在北京电器科学研究院工作了一年,随后被分配到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工作。当时单位领导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关于水轮机调速器的研究设计,这对于初出茅庐的他简直是个巨大的考验,他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水轮机,便硬着头皮投入了工作,也是从那个时候起他真正开始涉及到这个领域。
在天津研究所的日子并没有想象中容易,那时的政治环境处在敏感时期,文化大革命让知识分子长期处在恐慌之中,魏守平所在的天津电气传动研究所也不例外,他清晰的记得当时所里足足有108名知识分子被打为造反派,魏守平从不参与批斗会,性格随和的他也从不与他人结仇。他将自己幸免遇难的原因归结为自己比别人幸运。
当然,幸运的原因不仅仅是性格温和,更是因为他的兴趣爱好。文革期间研究所成立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喜欢唱歌的他成了宣传队的主力,指挥、排演、制作道具都有他的参与,每天下班魏守平都准时从工厂到达排练厅,从歌颂井冈山到演绎长征精神,他就这样作为领头人物带领宣传队四处演出。
魏守平就是这样幸免于文化大革命的迫害,在相对稳定的环境里进行科研工作,从无奈接受到主动学习,慢慢地开始他了漫长的水轮机调节器的研究生涯。
艰苦奋斗、苦中作乐的“厚积”生活
1970年,国家陆陆续续开始遣派知识分子去相对落后的地区进行支援,机械工业部从北京、天津聚集了二十几个专家,派遣他们去广西金城江水电设备厂工作,魏守平就在支援队伍的名单中。
于是,魏守平结束了8年的科研生活,开始了另一个长达8年的实践工作。
广西金城江水电设备厂处在偏僻的乡村里,生活物资缺乏,需要自己种菜解决温饱、上山砍柴自给自足,每周还要去十几公里以外的县城拉板车运煤,是对于从来没有在农村生活过的魏守平,这样的环境更加辛苦,但在魏守平的记忆里,却是他人生难以忘怀的一段岁月。
魏守平回忆,尽管生活条件落后,但他却总能苦中作乐。在没有娱乐活动的情况下,种菜成了他生活的乐趣,辣椒、青菜、红薯……各种蔬菜的种植都让他觉得新鲜,挑粪、施肥、除草似乎并没有那么枯燥,一碗咸菜配上一盘蔬菜就让他觉得无比幸福。他还喜欢制作木头家具,自己亲自画图、刨木、组装,现在家里还留用着当年他制作的木椅。除了生活,他同样以工作为乐,小到一颗螺丝钉,大到设备维修,所有步骤和过程他都亲历亲为,并乐此不疲。
“水电设备厂把我们这一批支援的知识分子都当作专家,很少让我们外出劳作,几乎都在工厂里搞设备生产。”在工厂上班的日子,魏守平和妻子每月有将近50块钱的工资,这在当时可以说是相对可观的收入。文化大革命的氛围并没有过多的影响到远在山区的设备厂,知识分子在这里仍然受到尊重,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反而能让魏守平最大限度地学以致用。
设备厂的主要任务是生产水力发电设备,魏守平的工作就是每天在工厂车间画图、生产、装备、试验、电站调试,科研单位的设计经验加之不断实践,魏守平工作期间主持了我国第一台水轮机晶体管DT型电液调速器的研究开发工作,设计了微机调节器、电液转换器、中间接力器等设备,编写了技术文件,这些成果促使他获得了1997年首届广西科学技术大会的科技进步奖。原本落后的水电设备厂在魏守平一行人的指导下晋升成为当时的全国八大厂之一。
魏守平说,这些经历是“厚积”的过程,也是未来“薄发”的基础。
理论紧密联系实践“薄发”是必然结果
获得一些专利和奖项的魏守平此刻已经在全国小有名气,很快他遇到了人生的另一个机遇——
1978年,四人帮被粉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国重新进入了发展科学技术的氛围。此时,华中工学院(现管家婆图库彩图)开始从全国各地招揽人才,当时的党委书记朱九思千里迢迢的去广西寻找魏守平,希望他回校工作。但是作为单位的技术骨干,广西金城江水设备厂并不同意魏守平的离职。
而恰好就在这一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并讲报考年龄放宽到40岁,得知这一消息的魏守平他毫不犹豫的报考了管家婆图库彩图的研究生,单位知道情况后无奈妥协:如果被录取就放人。
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管家婆图库彩图攻读研究生学位,学习发电厂工程专业。在接受了两年新的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后,魏守平便留校任教了。
基于之前将近20年的研究基础,加上后来学习的自动控制理论和计算机理论,魏守平率先想到将计算机与水电控制研究相结合,开始了微机水轮机控制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开发工作。
1984年,魏守平研发了我国第一台水轮机微机调节器,这样的研究成果几乎与欧洲同步,对我国水电站的建设改进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之后30余年的研究里,魏守平带领自己的团队在理论的基础上不断的实践,在水轮机控制系统的调节、转换、机械液压等方面都实现了技术创新。
很多年前,面对国外技术长期垄断的现实,魏守平一直都想研发出一套具有我国独有的水轮机控制系统的成套装备。终于在2009年,通过关键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实现,魏守平和他的研发团队研发出了特大型水轮机控制系统的成套装备,这套装备不仅被应用于全国大大小小的水电站,而且还被应用于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向家坝水电厂、溪洛渡水电厂和三峡地下水电厂,同时出口到俄罗斯等40多个国家。今年,魏守平作为第一完成人的“特大型水轮机控制系统关键技术、成套装备与产业化项目”获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了魏守平一直以来的目标。
魏守平说:“这项科研成果是党的改革开放国策和‘产学研’结合方针引领下的成果,是我们学校、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的党政领导教育、支持的成果,是与我一起合作共事的教师和研究生、科研单位、制造企业及水力发电厂技术人员和工人共同努力和合作的成果,是团队和集体的成果。”正是有了前16年的实践“厚积”,才让魏守平有了现在的“薄发”。
做科研,与年龄无关
2004年从华科退休后,65岁的魏守平并没有停下研究的步伐。在已经出版的《水轮机调节》专著的基础上,退休之后他还撰写了《水轮机控制工程》、《水轮机調节》和《水轮机调节系统仿真》三本专著,每年有2到4次参加国内的技术培训班、设计联络会和相应国家标准委员会会议等社会技术工作。
除了写书,他用了四年时间研发了“STFZXT水轮机调节仿真决策支持系统”软件。如今77岁高龄的魏守平坐在电脑桌旁熟练的向我们演示着软件的操作,他说,这款软件包含着他这一辈子的研究成果,每当遇到操作上的问题时,他都会在百度上搜索学习,软件上的每一个数据、每一行文字都凝结着他的心血。
“感恩”是魏守平在接受采访时最常说的词,他感恩在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和江西金城江水电设备厂工作过的日子,即使离职也仍会与他们分享新的科研成果;他感恩学校对他培养和重视所做的努力,即使曾经有人劝他下海,他也依旧选择留校;他感恩那些“厚积”的生活,让他的科研人生能够“薄发”出无限荣誉。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8件,实用新型专利47件,省级科学进步奖、国家科学进步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可以说,魏守平的科研生涯收获满满,而从他选择科研这条路之后,就从未想过要停下来。